1885年冬末,已经侵占了越南的法国军队,开始频繁在广西边境挑事,并占领了广西门户镇南关,炸毁关门,并在关前废墟中插上一块木牌,得意地用汉字写着"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"。
慈禧太后犹豫再三,最后还是决定要对法国鬼子发起自卫反击战。广西军区司令助理(帮办军务)、年近7旬的老将军冯子材,受命率军奔赴镇南关。
镇南关地处广西,是非常重要的边关要塞。当冯子材带着一千人马火速赶到镇南关时,法国侵略军已经从镇南关撤离了。
鬼子临走时,不但炸了城墙,还对附近的老百姓进行了烧杀抢掠。昔日雄伟繁华的镇南关,现在成了人间地狱。
看到镇南关的这种惨状,冯老将军非常愤怒,他亲自带领人马夜闯法军军营,狠狠教训了法国鬼子一顿。被打得晕头转向的法军想还击时,冯老将军带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。
法国鬼子被冯老将军打了一记闷棍,气得是暴跳如雷。他们决定要对中国军队展开报复,于是法国鬼子又向镇南关进军。
可来到关前,他们就看见不远的地方有个高高的木柱,好像还挂着什么东西。走近一看,只见木柱上绑着一条死狗,腐烂得非常厉害,那股恶臭熏得法国鬼子直吐苦水。
木柱上不仅有死狗,冯老将军还给法国佬留了言,上面写的是:“我们将用法国狗的头颅,重建我们的门户镇南关!”
法国鬼子的领队一看这句话,气的像狼一样“嗷嗷”叫唤,并咬牙切齿地说:“冯子材,我发誓要割下你的头颅,带回法国送进博物馆。我要告诉法国人,一个狂妄的中国人的下场是悲惨的!”法军随即发动了对镇南关的进攻。
法国鬼子先用大炮轰击关上的中国炮台,清军也进行了英勇的还击。但那时中国的武器与鬼子相比差距很大,一会儿工夫,清军的炮台被炸得只剩下两座,而且进攻的鬼子还不在它们的射程之内。凭着炮火的优势,法国鬼子们纷纷向山上的关城涌去。
但当法军踏上一片浓密的荒草地时,只听“轰”的一声巨响,几十名走在前面的法国鬼子被炸得飞上了天。原来在那里,中国军队早就埋下了“地雷”,专候鬼子们上门。
但法国鬼子有炮火的掩护,还是占了上风。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冯老将军决定派人打掉敌人的炮台。但派去的人在敌人炮火的攻击下,攻了几次都没成功。冯老将军看见这种情况,又命令自己的一名爱将率兵去支援。
这名手下有点犹豫,他对老将军说:“鬼子们马上要发动第二次进攻,我一走,守城的力量更弱,您就危险了!”老将军坚定地说:“不打掉敌人的炮台,关城更危险。快去吧!我虽然老了,但就算把命搭上也得打退鬼子!”这位手下没办法,只好含泪告别了老将军。
走了一部分人,守城的力量更弱,鬼子们看到这种情况,马上又发起了疯狂的进攻。这个时候,清军都有点扛不住了。
危急时刻,冯老将军挥舞着大刀,激昂地对士兵说:“决不能让法国鬼子打进关,不然的话,我们有什么脸面去见两广的父老!算个爷们的,就跟老冯我杀出去。”
于是,老将军大吼一声,率领两个儿子冯相荣,冯相华跃出长墙,手执长矛一马当先就冲了出去。士兵们一看白发苍苍的老爷子都不要命了,士气大振,纷纷跟在老将军的后面冲向敌军,与法国鬼子展开了肉搏战。
这时鬼子的炮台也被攻下,没了炮火掩护,近距离又没了枪的优势,鬼子们被打得满地找牙。这时,附近的老百姓也纷纷赶来帮助清军。在爱国军民的狠狠打击下,法国鬼子全线溃逃。
当时参战的一名法军中士莫里在事后回忆时曾这样说道:
那天夜里非常黑,士兵们撤退时没有一个人说话。我们感到非常羞耻和愤怒。我们被迫丢下了很多战友和胜利,逃了回来。时不时会有士兵低声说到有谁失踪了,之后大家就重新沉默下来,为这些损失感到悲哀和痛苦。
这次大快人心的胜利,大家称它为“镇南关大捷”。
当法军惨败的消息传回国后,总理茹费理遭到空前的指责,很快便被迫辞职,茹费里内阁垮台,还导致了巴黎股市自普法战争以来仅有的一次最大暴跌跌幅。
可惜,就在冯子材准备乘胜追击之时,清政府下令停战议和。
虽然,那一段时间国家腐朽落后,统治者软弱无能,但中华民族五千年积累的顽强与韧性,使得总有那么一些人,即使在内忧外患的危难时刻,也从来没有对侵略者屈服,他们用满腔热血,守卫着这个文明古国的尊严。